未网|未来科技网|VIWANT 发布时间:2015-09-24 所属栏目:[互联网] 热度:℃
传统家电市场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又到了。但是,今年的9月对于众多空调企业和商家来说估计已无法兴奋,甚至还面临着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挑战和考验。 因为市场低迷状态没有改观,
传统家电市场的“金九银十”销售旺季又到了。但是,今年的9月对于众多空调企业和商家来说估计已无法兴奋,甚至还面临着“在夹缝中求生存”的挑战和考验。
因为市场低迷状态没有改观,“金九银十”的市场销售指标压力难倒了一片空调业务员和商家人,甚至有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。
从去年9月到今年的9月,空调业已经深深陷入了“供需失衡”带来的市场泥淖之中,各大空调企业的市场业绩一路“跌宕下滑”,特别是很多大型空调企业经过了夏天传统旺季的市场销售惨败后,对“金九银十”难有乐观,毕竟后面天气还会持续的降温。
正身陷一个异常艰难的市场
面对已经拉开的2016新冷年市场开盘大战,对于众多空调厂家来说却又是“不得不干”。特别是如何打破当前的市场僵局,如何挖掘市场中潜在的需求,如何在过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找到自己差异化的优势,抛开当前空调厂商市场操作的情绪性问题之后,这些是空调企业不得不思考的市场“痛点”。
宏观层面来看,新冷年的空调行业,市场的关键矛盾点还是供需的严重失衡。从去年9月份至今,高库存、低需求、价格战三大因素互为因果折磨着空调厂商,原来相对平静的市场环境和格局被打破,陷入了一种恶性竞争的不良循环之中。而且这种势头在接下来的3-6个月时间内可能还会“愈演愈烈”,似乎没有低价就很难产生市场销售。
这也就酿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,新冷年空调厂家很难再依靠传统的销售模式,比如政策性压货、返利性挤压来维持市场的增长,“淡季吸款压货、年终返利”的行业经典模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。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:2015冷年空调市场销售量同比下滑5.4%,但是销售额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更高的10.50%。这意味着,所有空调厂家都只能采取“让利保销量”。
当前,整个空调市场依然处于市场下行的调整期,盲目的乐观会显得有点幼稚,过度的悲观也是不够客观。需要清醒地看到,空调企业要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,展开对技术创新、生产制造、供应链等环节进行自我的调整或变革。
只能从夹缝和细分市场中求生存
都说“靠天、靠人,都不如靠自己”。既然天气优势不在,而人的渠道已经不够通畅,空调厂商如想更长远地破局,那就得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,勤快地去跑市场、挖需求。谁让你能在躺着挣钱的时候选择了躺下,而不是勤奋地提前去建渠道、储“水源”,市场旱季到来的时候,挨渴难熬岂能怨天尤人?
从市场角度的需求考虑,逆势之下潜在的市场需求仍有值得挖掘的空间,城镇化建设、新农村建设都在深入开展,基层的增量市场需求不容小觑。特别是眼下,秋高气爽正是家装的旺季,不论是城市,还是镇村,这更是空调厂商不能错过的一个关键市场节点。
随着家装市场刚需的增多,新冷年低迷的空调市场会迎来一股暖流,而且与夏季多数需求不同的是,家装刚需的消费能力会相对超强些,重点就在一些中高端产品上。这对于缓解空调厂商的利润危机有很大的帮助作用。
针对这一消费群体,一些空调企业抢先已推出不同类型的健康空调,主打拥有除甲醛、净化空调以及智能舒适、空调空净一体机等功能的中高端产品。而且中高端产品集结了自身的核心优势,价格远超普通空调水平,这对于增长乏力的市场销售业绩会具有一定的拉动力。
令人担忧的是,各大空调企业竞相发力智能方向,以智能空调为代表的中高端产品同样也面临着同质化的竞争,对于消费者精细化深耕还有点不足;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,市场空调线上销量占整体销量仅13%,电商之间的过度竞争也把利润都压到了底线。
可以预计的是,未来一两年的调整期,空调行业面临着洗牌的风险,市场中可能分化出两类市场“角色”,市场清洗者和被清洗者,那些市场敏感度高、反应快、创新效率高、实力强的空调企业更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性,驱逐相对较弱的空调企业的市场空间,淘汰落后的空调产能,挤压行业里的过剩产能。
值得提醒的是,“优胜劣汰”始终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则。